查看原文
其他

美国智能维护系统中心主任李杰: 中国工业互联网需解决信息对称和管理对称的问题


美国智能维护系统(IMS)中心主任、天泽智云首席顾问李杰教授



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实践?

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美国智能维护系统(IMS)中心主任、天泽智云首席顾问李杰教授。李杰还担任美国麦肯锡全球资深顾问,他的研究重点是以工业大数据分析为主的智能预测技术、产品及服务的主控式创新设计,实践经验丰富,与全球100多个企业合作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大数据研发与应用,还担任富士康工业人工智能总顾问。

李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长期来看工业互联网一定是有需求的,是朝阳产业,短期来看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问题,需要看企业是怎么管理和执行的问题。目前中国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观念上的一致性,但是企业之间差异化很大。另外,现在中国的信息量过大,影响了企业的专注性,大家对区块链、AI等感到焦虑,都生怕错过了什么。

GE的放弃不代表工业互联网的结束

《21世纪》: 媒体报道,GE正计划出售其数字化公司,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、MES软件Proficy、管理APM软件,你对GE和国内的富士康等企业都比较熟悉,国内很多企业以GE为工业互联网转型标杆,您怎么评价GE的做法(放弃数字业务)?

李杰:工业互联网本身和GE应该分开来看。GE放弃工业互联网,我认为是因为它亏损,公司不得不忍痛割爱,我不觉得GE放弃工业互联网代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结束,这个观点是错的。恰恰相反,GE放弃了工业互联网产业,反而使它专注于做“蛋黄”的产业,它做产品做得很好,但是现在它把服务作为主力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。因为GE是专做蛋黄(做产品)的公司,它用蛋白(服务)增加对顾客的价值。

GE不能用做APP的思维去做工业,工业与服务业的不同,从这点上来看的GE基础的思维是错误的,不能把手机社交、生活APP的观念用在工业上。相对社交、生活APP来说,人的生活需求是有共性的,但是工业是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。

《21世纪》:那你认为工业互联网对于工业发展的本质作用是什么?

李杰:工业互联网的慢慢形成加速了工业对数据的认识,有了工业互联网,可以产生和采集工业的数据,比如挖掘机的数据、飞机的降落率等,数据的来源性增大,加速了我们对工业制造的认识,有利于降本减存。另外工业互联产生了数据关系型的产业;同时进一步认识了工业制造中的问题。

两化融合”中国企业实践差异大

《21世纪》:相对美日德来说,我们正在推动的工业互联网现在处在什么阶段?

李杰:在工业领域,日本工匠解决了素质问题,德国器匠解决了体质问题,美国技匠解决了本质问题。

日本讲究培养人才,讲究工匠精神,工人流动性不强,讲究终身制,企业也更愿意培养工人。德国工业4.0,因为企业危机意识比较强,讲究用工业装备改变社会,美国讲究技术改变世界,政府不用推,企业自己去做,美国有技术改变社会的DNA。

中国的很多技术的推进,很多事情都是自上而下地推进的,政府先发一个产业政策、白皮书,再开很多大会;国外政府也有口号,但是企业还是做他们自己的事情,政府也没有“糖”(资金政策福利)可以撒,政府没有“给企业挂牌”或者“树标杆企业”,对企业的影响少。

中国推出信息化、两化融合,是推动中国企业对之高度认识的重要性,但不代表现在中国工业能做到信息化、两化融合。中国企业差异化很大,虽然都有共同的口号,但“两化融合”方面,中国企业在观念上是一致的,但是行动上不一致。有些企业已经做得很好,但有些小企业连机器上网都没做到。

《21世纪》:这意味着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实践还很初级?对此你有什么建议?

李杰:推动工业互联网,首先企业要有认知 ,另外企业明白自己的需求,然后才是行动。中国在推动信息化、两化融合、智能化的方向都是对的,但是在具体做法上,我们不能让政府顾着撒钱,企业跟着政府的钱的指挥棒走,天天去开会,但是自己的企业到底做什么都不知道。

中国制造业没必要全部学习工业4.0”

《21世纪》:中国的企业是有需求的,比如富士康、三一都是很积极地去迎接工业互联网的。政府也面临制造业转型的压力,你担任富士康的智能工业顾问,你认为企业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?

李杰: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是三个问题,本质问题、体质问题、素质问题。本质问题决定你要做什么,为什么要做;体质问题,做得好不好,提质增效降本减存;素质问题,人的管理,设备平台、数据收集。

从这三个问题看,中国目前首先要解决的是素质问题,不靠人来决定数据在哪里,这是整合中国企业革命很大的一个步骤,因为当信息化不对称的时候无法做统一管理(第一点即信息对称)。第二个是体质问题,即管理对称。中国工厂管理现在的问题是,我叫做体制不均匀,管理理念很难形成。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,没必要大家全部都去学习工业4.0、做工业互联网,也没有必要都去做数字化、人工智能;所以应该有一个认知,我的产业适合做作什么,而不是别人做我也跟着做。

现在对于中国企业信息量过大,反而影响了企业的专注性,大家对区块链、AI等感到焦虑,都生怕错过了什么。第三本质问题,就是企业应该专注做“蛋黄”。

我从一些国内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数据看到大家出发点有个隐忧,第一,大家把德国日本美国的定义制造系统当做中国的基础线,这是错误的,不管是MES还是ERP,中国工业的体系和其他不同,他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做法,没有必要走德国日本的路线。

《21世纪》:关于什么是工业互联网,各方的定义很多。包括BAT和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也都参与分一杯羹。你怎么看在工业互联网这块市场蛋糕中,不同类型企业发挥的角色。你回国参与的天泽智云的平台主要做的是什么?

李杰:我所强调的工业互联网中的ABCDE分别是AI(人工智能),Big Data(大数据),Cloud(云)Domain Knowledge(专业知识)和Evidence(事实)。其中BAT做的就是ABC,实体经济在做DE;像富士康、海尔、华为等实体经济为主导的企业,他们要做的就是先独善其身再兼善天下,先把自己工厂内部管理好,把自己的工厂作为模范后再去服务别人。目前我们在国内做的天泽智云平台,做的就是D和E的事情,用专业方法去建立效率的解决方案。


文章来源于《21世纪经济报道,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,著作权解释权属原创者所有,本文工业4.0俱乐部推荐阅读!


推荐阅读

李杰教授:工业人工智能为中国下一代创造价值


e-works黄培博士专访李杰教授 | 深耕智能服务,实现无忧制造!


【名家】李杰:工业大数据的前半生和后半生


李杰:工业大数据的前半生和后半生


刘强东:AI驱动的第四次零售革命 & 李杰:CPS支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


【名家】李杰教授:以CPS为核心的智能化大数据创值体系


【名家访谈】李杰:大数据是中国搭上第四次科技革命快车的最大资本


李杰教授 |  制造哲学和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4.0路径


专访|李杰:大数据是中国搭上第四次科技革命快车的最大资本


辛辛那提教授李杰:大数据有望助力“中国智造”弯道超车


李杰:工业4.0环境下的“预测型制造”


首发 | 独家专访李杰教授:工业大数据与工业4.0时代的价值创造(一)


首发 | 独家专访李杰教授:工业大数据与工业4.0时代的价值创造(二)


首发 | 独家专访李杰教授:工业大数据与工业4.0时代的价值创造(一)


工业互联网平台就要像Predix一样吗?振华重工说:NO!


通用电气董事长:迎风而上,百岁GE做了哪些自我改造?


【辩道】中国工业4.0时代:GE工业互联网中国峰会专家一席谈


GE:站在数字化工业之巅


一张图看懂GE通用电气

信通院总工程师余晓晖:《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暨景气指数报告(2018)》解读 | PPT


DRC访谈丨李广乾: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道路(上)


干货!工业互联网将给中国制造业怎样的未来?


为什么工业备件消耗最多的是轴承?为什么维修外包是工业互联网的必然入口?


工业App: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器


区域工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探索,数字智慧长三角正在崛起


工业互联网研究与IPO并购案例深度解读-从富士康、明匠智能、Daintree说起


【经典案例】施耐德电气:赋能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“下半场”开启


工信部: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 打造制造业“双创”升级版


这93个项目,入围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拟支持项目


工业互联网:智能制造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


【工信部】关于印发《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和《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》的通知


BAT联手国家队砸80亿入股!独角兽工业富联明日上交所敲锣,工业互联网成为新晋投资热点


美、德、日、中工业互联网架构发展



感谢浏览,欢迎关注!


工业4.0俱乐部  





10000+家企业会员

100000+个人会员

完整的工业4.0生态体系


提供从行业、企业评估到规划、设计、集成、建设及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技术、人才、投资、产业等服务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